让我们跟随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地质高级工程师赵培雄老师,听他为我们揭开大同土林的神秘面纱。
大同土林位于云州区杜庄乡,距市区东南方向二十公里,云州区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地处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
受燕山运动抬升的影响,这一带丘陵广布,地势平坦。因为咱们这个地方,正好有三条季节性的,地势比较低洼,
地面的水流向低洼处汇集的时候,以面流的形式出现,把地层切割的千沟万壑,随着时间的推移,河道逐渐的固
定下来,河流在演化过程中他要截弯取直,在河流经过的地方形成孤岛、半岛这样的地貌形态,所以,这就是土
林形成初期的时候。
在12.6万年-258.8万年间,咱们大同这块土地是一个很大的湖,它东至阳原县西至咱们七峰山脚下,东西长100多公里,这个湖
我们在地质上叫泥河湾古湖,湖里面沉积着一套地层,这套地层我们就把它叫泥河湾组地层,这套地层它记录了从第三纪晚期
到第四纪地壳演化和古生物、人类的进化历史,引起了中外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古人类学家的高度重视。12.6万年到距今
一万年,这个期间,地面抬升,湖水退去,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同平原,那么可以推测大同土林形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
走进土林,从河边切割的剖面上看,从上到下大家根据颜色不同分为三层,上面一层,它是红色—铁锈色的泥岩
砂砾岩组成的,第二层是由灰色灰绿色的粉砂、泥质交互组成,第三层它是紫红色的泥岩、粉砂岩、砂砾岩组成。
不同的颜色代表沉积当时不同的环境,红色—铁锈色代表的是气候干燥,湖水比较浅,它是属于氧化环境下形成的,
灰白色—灰绿色又是湖水较深,它的气候是湿润的潮湿气候。
组成土林的这套地层,它富含的钙质、铁质,特别是上面一层红色—铁锈红色的黏土,砂砾岩层,它里面富含钙、铁质,它对土林起到了
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就像给土林戴了一顶帽子,那么下雨的时候,这种钙、铁质它会形成一种胶体溶液,大同处于干旱、半干旱区,雨过天晴
以后,水分挥发,这种胶体溶液里的钙、铁离子要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在土林的表面形成3-5毫米厚的钙铁质的硬壳,对土林的土体也起到
保护的作用,增加了土林的抗风化抗雨林的能力,使它历经这么多年,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形态,默默地矗立在这荒凉的黄土高原上。
大同土林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地质遗迹,人们常说见石林容易见土林难,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它,让大家都去了解大同的土林。